已死去的心,如同失去光芒的陰天,如此灰,如此暗…


告白是灰色的,整部片呈現一個灰灰陰陰的色調,灰灰暗暗的氣氛,灰灰暗暗的天,喪女的教師心是灰的,幾位主角的心靈也蒙上一層灰。


以破題且具震撼的“告白”做為開場,雖沒刻意提及的姓名,但在場所有人都已心知肚明。這是女教師復仇的第一步,同時也象徵著崩壞,是心靈的崩壞;是教育體制的崩壞,還有她所面對的崩壞的人格。報復、冤冤相報或許不一定被贊同,但是當仇恨滿溢,心灰意冷近乎於冰,明確的目標或許是一個僅存的信念,因為心中最在意、最深愛的那一切已經被奪走,問題是,怎樣的報復都無法消除內心之傷痛,那就讓對方也嘗嘗這樣的痛吧!



扭曲的人格,殘酷的作為,以及無所謂的言論,犯下罪行卻有著法律的庇佑,一切的一切,都像是遊戲,理由單純,思想幼稚。懦弱的男孩不過想要朋友;自視甚高的男孩不過是戀母情結作祟,想要引起注意,用最極端的方法。因為所謂功成名就,根本比不上惡名昭彰來得有效及快速引人注目,挑選目標又是另一個幼稚的行徑,沒有犯過大錯的小女孩,溫熱的手心、暖意的笑容,就此成為冰冷的軀殼,也成為一把利刃,深深的劃破母親的心,也劃開了悲劇的序曲…


被捲入的少女,另一個迷途的羔羊,對於死亡的憧憬來自現代社會的另一個危牆,網路、新聞的渲染,莫名的崇拜油然而生,崇尚著自殺者,幻想著總有一天用藥物解決自己的生命。格格不入的自己,或許是被排擠的主因,同情、吸引,甚至對於加害者產生了愛,但她卻看的透徹,關於他,一個不容許戳破的真相。


但始終,這不是愛,這是一種玩樂的相伴,彼此在心中沒有真的認同,本來想著有一天會自我了結的生命,沒想到卻因為爭執而喪失。憤怒引發殺意,諷刺的是,這也是第一次有人對男孩坦白說出他不願面對的事實,因此而痛下殺手的男孩,剛剛摧毀了這世上唯一了解自己的人。


那麼,心死的母親的復仇呢?無形中漫延著,從告白的那刻起,開始慢慢摧毀了一個家庭,過度寵愛兒子的母親,與因為恐懼而心靈扭曲的兒子,相互毀滅。而也再一次,不起眼的人超越了天才的成就,意料之外的事,再次佔去世人的焦點,於是,更終極的計畫,更血腥的作為,即將血洗扭曲的杏壇。


破裂了、破裂了,一個個充滿幻想、夢想、還有希望的泡泡,隨著按下去的按鈕,逐一破滅,但真正破滅的不是單純的泡泡而已,隨之而來的是一場空,是計劃的破碎。響起的鈴聲拉回狐疑的思緒,真正破碎的聲音,沒有這麼的輕靈,那是摧毀一切的巨響。這是復仇的終點,也是他的起點,背負著罪孽,與沉痛的悔恨,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


中島哲也擅長利用反差,在《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》中利用了華麗的反差來講一個令人心疼的女人的一生,她悲哀,甚至可憐,她只是想要愛而已;或是在《幸福的魔法繪本》中開心歡樂的前奏,換來悲傷的結局。但《告白》看來卻是一種冷冽感,彷彿世界的溫暖與溫情,都隨著女教師一起死了,她的心死,面對著這個世界的無助感,轉化為一股悲憤的復仇動力,灰暗的色調,灰暗的劇情,看起來總帶著一縷哀戚。


青少年「無知」的渴望、「無邪」的想法,也許是平常的事,但若是套到殺人這件事之上,就是這樣的無知無邪才更致命,而且有少年法當做後盾,更加的令他們肆無忌憚。想法單純,心思卻如此可怕,彷彿就是現今社會一種價值觀的扭曲,故事中帶著一股可怕的真實感,也因此震撼的讓人感到發毛,也再一次的證明了導演的功力所在。《告白》有一個很棒的原著作為基礎,以及相當純熟的改編,再加上導演的技法,實為今年不該錯過的一大佳作。


觀影時間:
2010.10.30 15:10 美麗華大直2廳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love09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